在明末清初,皇族和官僚整日沉于酒醉,奢侈之风日盛,当时的京城成为各行业能人志士的汇集地,也推动了那一时期的烹饪文化的发展,于是官员私养烹饪班子创出的独特风味菜得到迅速发展,从而行成官府菜。 官府菜是以地方风味菜为营养源,不仅在口味上独特,而且在色,香,行上独树一帜,精益求精独成一派。官府菜重料精,用料很,火候足,菜肴软烂易于消化,在口味上讲究原汁原味,汤鲜浓口,味美醇厚,制作工艺精细,出品雅致大方,精于养生之道,官府菜流入社会后,众口赞扬,名声大震。其中最为有名的当数谭家菜。 精于饮食的谭家父子是清末民初官僚,谭宗浚父子创始的谭家菜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。谭宗浚,字叔裕,广东海南人。二十七岁考中榜眼以后入翰林,督学四川又充任江南副考官,稳步跨进清朝官僚阶层。谭宗浚一生酷爱珍馐美味,在宴请同僚时总要亲自安排,将家中肴馔整治得精美可口,常常赢得同僚们众口一辞的赞扬,因此在当时京官的小圈子谭家菜便颇具名声。 谭宗浚之子谭瑑青,讲究饮食更过于其父,谭宗浚离京充任外官时,谭卓青亦随往,对各地方菜多有涉猎,积累食谱甚丰,清朝末年一般官宦人家都热衷于广置田产,,唯独谭家父子仍然刻意饮食,谭家女主人都善烹调,为了不断提高烹调技艺,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京城名厨,在烹调过程中将技术学到手。这样,随请随学随辞,久而久之,谭家不断吸收各派名厨之长,成功地将南方菜(特别是广东菜)同北方菜(特别是北京菜)结合了起来,精益求精,独创一派。 在谭家菜逐渐流入社会以后,越来越多的人被其独具一格的美味所吸引,于是众口赞扬,名声大噪,甚至有:“戏界无处不学谭《谭鑫培》食界无口不夸谭”之说。在三十年代报刊上,曾有“其味之鲜美可口,虽南王不易也”的评价。 谭家菜的特点是讲究原汁原味,吃鸡就要品鸡味,吃鱼就要尝鱼鲜,在焖菜时则绝不能续汤兑汁,否则,便谈不上原汁原味了。谭家菜在烹调上特点是火候足,下料狠,菜肴软烂易于消化。所谓下料狠,是指吊汤时舍得多下料,凡是传统中国菜,都是依靠厨师精心吊制的汤来给原料提鲜,尤其是烹制鱼翅,燕窝等一类山珍海味,更需要好汤来辅佐。谭家菜在选料上突出一个“精”字。比如吊汤的鸡要选九斤黄老鸡,鸭子选用老柴鸭,其它的一概不用。吊出的汤色泽金黄,绵香浓口,回味悠长的特点,谭家菜的汤俗称汤贵如金,曾有吃了谭家菜燕翅宴席后,发出过“人类饮食文明,到此为顶峰”的赞叹。1958年在周总理的建议下,谭家菜移至北京饭店,作为国宴菜招待外宾及重要使节。由于历史及政治的原因,谭家菜地位很高,很受高层人推崇。
代表菜有: 黄焖鱼翅 清汤燕菜 虾子大乌参 蚝油鲍片 罗汉大虾 口蘑蒸鸡 银耳素烩 一掌乾坤 佛跳墙 红烧裙边 谭府煎牛脊 蟹黄盖菜 等 |